北京:强化保健食品监管 政协委员有话说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9年01月24日 A5 版)

  随着“权健”“无限极”被相继调查,存在于保健食品和保健品行业的虚假宣传等问题再一次引发人们的关注。根据中国保健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保健食品和保健品的年销售额约为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到50%以上,已成为保健食品和保健品市场的最大消费群体。今年的北京市两会上,政协委员张毅带来一份提案,建议强化保健食品监管,保障老年人权益。
  “我关注这个问题已经一年多了,一些保健食品厂商夸大功效、模糊概念,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权益。”她表示,老年人是保健食品和保健品最大的消费群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因为买保健食品和保健品上当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张毅说,有的保健食品没有任何保健功效,却通过虚假宣传,欺骗老年人,说有治疗功效;有的保健食品其实是无法获得批准文号的普通食品,为了获得更大的销路,千方百计披上了保健食品的“外衣”;有的保健食品则是作出类似保健功能的“暧昧表述”,让老年人难以辨别。她还提到,“会销”如今已经成为保健食品销售的重要手段。保健食品厂商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健康讲座”“体检活动”,“连蒙带吓”,让老人掏钱。
  张毅在提案里提到,“会销”如今已经成为保健食品销售的重要手段。保健食品厂商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健康讲座”“体检活动”,吸引老年人参加。2017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监管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但对于“会销”这种模式,并没有强化相应的监管措施。
  张毅在提案中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立法,引导保健食品和保健品厂商诚信经营、守法经营。针对部分保健食品涉嫌欺诈和虚假宣传,除了进一步加强监管,还要建立相应的投诉举报机制,鼓励公众对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的举报,提高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的识假辨假能力。
  她建议,对于保健食品的“会销”模式,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比如举行这种活动需要在有关部门备案,并提交证明相关资质的证件,对于虚假或误导消费者的宣传,要加大处罚力度。”对于网络销售的保健食品,同样也要加强监管。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