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如何走基层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9年02月28日 A4 版)

  做新闻工作的人,对“新春走基层”都不陌生。但是,年年“新春走基层”,到底该“走”些啥?
  对此,有些承担“新春走基层”任务的编辑、记者或通讯员,甚至还没开始“走基层”,就产生了“能有啥新东西可写”的疑问。
  还没有上路,你咋知道路上没有风景?
  日子天天过,每天都不同。尤其是春节期间,大家回乡的回乡,团聚的团聚,是个梳理一年得失的好时机;即使坚守岗位、不能与家人一起过节的,也都有一大堆故事。可以说,此时正是“出新闻”的好时候。
  比较法。正如去年开展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报道,新闻工作者最常用的手法,就是通过人们生产、生活40年来的变化,看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显著成就。带着这个思路“走基层”,也比较容易抓到“活鱼”。亲戚朋友办理营业执照从慢到快,人们回乡从大包小包带年货到人还未回快递的年货已到家,家门口的小饭店从传统方式转变为明厨亮灶,村子里、大街上停满了小轿车……都是身边再普通不过的事。把这些平常小事儿放到时间的坐标上看看,就会发现其中有不少竟是上一年还没有的新鲜事儿。
  观察法。社会一直在进步,社会的进步反映在哪些方面呢?市场、市容市貌、村容村貌乃至人们的言谈举止,方方面面都能映射社会的兴衰。马路更宽了,街道更干净了,市场更繁荣了,就连农村的大集也和以前不一样了……这些都是变化,都是进步,也都值得写上一笔。
  神侃法。逢年过节,亲朋好友总要相聚,寒暄过后的聊天是必须的。如果酒菜摆上桌,神侃的话题更是多得数不清。啥菜?啥酒?一年下来大家都有什么变化和收获?这些,都是眼前的事儿、嘴边儿的事儿。我就不信,这里面一个新闻点都没有,除非你审美疲劳。谁的生活都不会十全十美,但只要努力工作、踏实生活,美好总会越来越近。
  大过节的,不好意思骚扰人家,也是一些承担采访任务同志的正常想法。其实,“新春走基层”,不光指过年前后那几天,大可把时间界限放长些,千万不要被人为的时间节点拘住了手脚。
  所以,谁若说“新春走基层”没啥可写的,我不信;如果说是自己懒,懒得想、懒得看、懒得走、懒得写,我倒是信,甚至“心有戚戚焉”。因为,我也想在假期里好好休息下。
  对此,也有一法。在假期之后的“新春”再“走基层”好了,看看各行各业的“新年新气象”,倒也不错。

□大 山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