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今年拟对六十八万批次食品实施快检
本报讯 甘肃省市场监管局近日下发通知,对2019年全省系统食品快检工作下达了计划和要求。根据通知要求,2019年,甘肃省将按照全省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总数与食品快检批次1∶1的比例完成快速检测任务,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和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室需完成68万批次的快检任务。
通知指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工作责任,督促各级抓好食品快检工作人员、经费、设备和时间的落实,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针对重点场所、重点品种,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地组织开展食品快检工作。
通知要求,以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食品批发市场和批发部、小食杂店、小型餐饮和农村的食品零售店等为食品快检抽检重点场所,将快检筛查范围扩大到学校、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食堂。以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生产加工的食品、餐饮具以及消费量大、保质期短、食品安全风险较高的散装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为主,重点加强对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硝基呋喃、瘦肉精、孔雀石绿、过氧化氢、硼砂、二氧化硫、吊白块、亚硝酸盐、重金属、工业碱、肉类水分等项目的快检。
据悉,根据快检计划,全省食品监管机构2019年将开展快检约20万个批次。每个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室在第一、第四季度,每月检测120个批次;在第二、第三季度,每月检测150个批次,总计约48万批次。为保证快检任务的有效落实,各地要按照“谁检测、谁上传、谁录入”的原则,及时将快速检测信息录入或自动上传省局食品快速检测监控系统,并严格抽检和检测程序,及时归档备查。
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将每季度对各地食品快检工作进行检查,按照任务完成情况和问题食品检出率综合排名,对不能正常开展检测或未能完成快检计划任务的通报批评;对当季度没有完成省局下达检测计划和任务的食用农产品快检室警告1次,由县(市、区)市场监管部门按照《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进行责任约谈,并记入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杨柳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