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标着手 求治本之策
——江西宜春袁州为群众筑牢食品安全防护网纪实
去年以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市场监管局陆续接到食品安全的投诉。为保障群众食品安全,袁州区市场监管部门注重治标治本,开展了一系列以食品安全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
截至目前,该局共检查各类食品经营户9800余户次,范围遍及全区28个乡(街道),抽检各类食品460批次,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40余件,受理各类食品消费投诉举报38件,解决率100%。
为了保障执法监管的长效性,该局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为群众筑牢食品安全网。目前,全区食品、餐饮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没有发生任何因监管执法人员不作为而引发的重大安全事故和有社会影响的事故。日前,江西省食品安全委员会派员就袁州区食品安全事项进行专题调研时,对该局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抓源头 加强货源供应商资格审查
新闻点击:去年12月底,湖南省株洲市一名推销员以低于市场进货价推销一批果冻到宜春中心城区某超市,并主动送货上门,摆货上架。派驻超市的袁州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管员打开包装仔细检查,发现果冻外包装盒上有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但里面的果冻未标明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食品安全监管员立即叫来超市管理员,一同将该供应商列入D级“黑名单”,并将果冻依法查扣,立案处理。
对应措施:为规范食品货源供应商主体资格管理,从去年3月开始,袁州区市场监管局指导各大中型超市对供应商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统计建档,做到底数清、户数明,并实行A、B、C、D四级信用分类管理。
该局和超市将供货渠道不合法或者供应不安全的食品货源供应商列入D级“黑名单”,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D级“黑名单”的管理,视情况采取停止进货、支付货款以及依法进行查处等措施。
如今,宜春中心城区各大中型超市将每一供货商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证照逐一进行扫描,以电子版方式报至所辖市场监管分局备案,实现了信息互晓、情况互通、问题互处的“三互”自律工作平台。在此基础上,执行可追溯性“单据式”台账,“单据式”台账按食品批发户、食品零售户、散装食品户分类建立,将向供货方索取的进货凭证、单据、有效证件等手续分时分类装订成册,粘贴上“单据式”台账封面建立食品经营户台账,对条件较好的食品经营大户实行发票控制信息化监管。
抓自律 增强经营主体责任意识
新闻点击:今年春节前夕,宜春中心城区某超市的部分竹笋、食用菌、小食品等商品过期,超市与进货厂家协商要求退货,没有成功。为了不影响声誉,超市销毁了这批货值5万多元的商品。
对应措施:去年下半年开始,袁州区市场监管局在宜春中心城区各大中型超市首推食品自律机制,组织超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以例会、晨会等形式开展学习培训,增强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同时,开展对超市从业人员、食品工具、环境卫生、储存条件等设施和环节的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强化超市对食品安全的日常经营管理,并要求超市散装食品由专人负责销售。
在执法人员的引导下,宜春大中型超市自律水平逐渐提高。如今,各大中型超市一旦发现食品货源供应商主体台账建立不规范、食品经营制度不完善、索证索票不到位等情况,立即整改到位;发现经营超过保质期、有毒有害、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以及其他食品时,立即主动清理下架,予以召回。
抓回访 加强执法人员作风建设
新闻点击:今年春节前,袁州区市场监管部门接到市民投诉电话,称在宜春中心城区某大型超市购买了一份黄鱼,回到家发现已经过期4个多月。执法人员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超市,发现情况属实,立即立案查处。办案人员通过一系列取证、询问,查清事实,与当事人和被委托人进行了充分沟通,没收了尚未销售的过期食品,责令其改正,并根据其情节处以罚款。
案件查结后不久,该局分管领导又带领局纪检监察、法规等相关部门人员上门回访,发现该超市已建立进销货台账与自检制度,所有从业人员及合作伙伴全部签订食品安全责任状,并建立健全超市食品安全组织架构图。回访人员在听取超市方面的问题后,还提出食品管理查验的建议。超市总经理深受感动,他说:“执法人员既严格执法又有情有义,让我们懂得信誉值千金,今后我们一定靠食品质量过硬赢得更多客户。”
对应措施:去年下半年始,袁州区市场监管局明确规范了食品案件案后回访制。由部门相关负责人带领相关人员,区别案件重要程度、影响大小,分层次采取现场座谈、走访当事人等形式进行回访,直接了解办案人员执法程序是否规范及有无违规违纪、执法谋私的现象。
□周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