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管善治小作坊 共奏“民生”大合唱
——全国食品小作坊监管工作现场会侧记

春来江水绿如蓝,眼下的浙江杭州正值万物勃发之际。
4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全国食品小作坊监管工作现场会,气氛十分热烈。来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同志以及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场上,代表们立足人民群众对健康安全食品需求,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刻剖析、充分分享、真诚建议,纷纷为提升小作坊食品安全总体水平建言献策,奋力谱写新时代市场监管事业及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篇章。
登高望远 鼓舞士气
这是一个让全体参会代表倍感鼓舞与振奋的时刻,是市场监管事业在小作坊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一个阶段总结——讲话鼓舞士气。
19日上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孙梅君参加会议并讲话。她充分肯定各级党委政府及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加强小作坊食品安全监管所取得的积极成效,指出小作坊食品安全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了推动食品小作坊规范发展提档升级的工作思路。
讲话内容引起与会代表热议。大家一致认为,讲话内容思路清晰、主题鲜明、立意高远、鼓舞士气、催人奋进,“为解决小作坊监管‘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等问题明确了工作方向。”
小作坊连着“大民生”。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卢永福表示,讲话内容符合各地小作坊治理实际情况,契合人民美好生活期待,针对性很强。“打击一批、规范一批、发展一批”,细化制定“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因地制宜加强小作坊食品安全综合治理等工作思路,让人们对未来小作坊食品安全充满了信心。
“很丰富,很务实。”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梁卫光说,总结成绩客观实在,分析问题实事求是,工作思路清晰明了。听完讲话,以前工作中遇到的梗阻点,一下就有了突破的思路,深受启发。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宇红告诉记者,正如讲话中所说,小作坊虽“小”但作用不小,不仅能成为保障食品安全工作的抓手,更能解决就业、促进增收,让群众直接得到“实惠”。按照‘三个一批’工作思路部署落实,小作坊综合治理工作一定会形成良性循环,越来越好。”
抓铁有痕 踏石留印
这是一场思想的交锋和观念的碰撞,一次对提高我国小作坊综合治理水平的鼓与呼——经验振奋人心。
近年来,我国小作坊生产经营状况得以改观,小作坊食品安全水平极大提升。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共抽检小作坊6万多家次,总体合格率达到了92%,其中浙江省小作坊食品抽检合格率达98.5%。2018年全国开展小作坊监督检查60多万批次,覆盖率达100%。
会议期间,“整治”和“帮扶”是与会代表们口中的高频词,谈到喜人的治理经验,大家有说不完的话。内蒙古、吉林、浙江、江西、山东、陕西6个省(区)局现场交流了小作坊治理经验。
“小园区承载大战略。”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杨林介绍,“前三年免房租,后两年减半收取”,内蒙古正在推动小作坊食品加工园区建设,鼓励小作坊进园区。目前已建设食品生产加工园区112个,共计2615家小作坊进入园区。
卢永福对浙江小作坊从“脏乱差”到“特优美”的转变感受颇深。他表示,整治之初全省小作坊数量约为15200家,其中无证照占65%左右,“脏乱差”“低劣散”问题突出。经过整治,取缔小作坊约5000家,目前登记小作坊数量为9216家,且食品加工场所卫生达标率达85%以上。
据介绍,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监管工作中做到“三个融入”是扭转小作坊治理被动局面的关键。即主动融入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大决策大行动;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大环境大背景;主动融入民生实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大民生工程,切入准确,效果明显。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小作坊整治工作中不仅加强对小作坊业主帮扶指导,引导其集中生产,还推行了便民登记制度。“我局施行小作坊就近登记原则的同时,自主开发了‘食品小作坊登记信息系统’,今年1月1日起已经正式启动。小作坊业主申请登记可以做到‘一次不跑’,用手机、电脑在家就可办妥。”梁卫光介绍。
咬定青山 同谱新章
这是一场不可松懈的攻坚战,是一篇催人奋进的新乐章——亟待奋力前行。
“2019年怎么干?”代表们围绕小作坊发展现状、风险隐患、监督管理、产业发展等话题掀起头脑风暴,谋划新目标、展现新作为,谱奏未来小作坊食品安全治理新乐章。
小作坊虽“小”,却是事关民生的“大事”,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食品安全“难事”。据初步统计,全国共有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32.9万家,亟待认真研究解决“多、小、散、低”以及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生产条件简陋、环境卫生差等问题。
新时代、新作为,谱写新篇章。对下一步工作,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经纷纷进行了谋划。李宇红介绍,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侧重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完善健全地方法规、抓好各方安全责任落实、强化信用监管。“山东省将以食安山东建设为统领,重点在健全管理机制、落实各方责任、强化信用监管等方面出实招,严格推行‘亮证经营、安全承诺、原料公示、单据留存、操作规范、场所清洁’六项标准,做强山东特色食品产业。”
“小作坊整改是个系统工程,不能一劳永逸。要依据实际情况不断整治、规范、提升。”卢永福说,2019年将对浙江省食品小作坊情况进行系统梳理,摸清“底数”、分类指导,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健全完善小作坊退出机制,实施小作坊动态化监管,对不符合食品安全规范的小作坊该取缔还是要取缔。此外,也将会同有关部门探索研究小作坊整治帮扶政策,比如财政怎么补、税收如何收、土地怎么供应等。
梁卫光指出,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落实小作坊三年提升计划,依据“三个一批”工作思路,对符合条件的小作坊实行动态监管、分类监管。同时也将积极推进相关帮扶政策制定等,鼓励一部分食品小作坊改善生产加工条件,转型升级为食品生产企业。
大国食安,重如泰山。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顶层设计目标明确、权责清晰,有利于基层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推进工作,打通食品生产监管工作的“任督二脉”。
□宿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