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更好看的“视”界

——信源编码标准故事(四)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0年09月22日 A7 版)

  再定义:AVS迎来新的含义与使命
  从十五年前成立之初聚焦于音频(Audio)、视频(Video)标准,到如今重新定位发力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等新兴领域的标准,在AVS的十五周岁“生日宴”上,中国工程院院士、AVS工作组组长高文重新定义了AVS,也让AVS重新启程……
  2017年7月23日,我国人工智能(AI)领域的一个重要组织——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
  联盟是在北京大学、中关村视听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倡议下成立的,由潘云鹤院士担任名誉理事长和专家委员会主任,高文院士任联盟理事长,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主任黄铁军教授担任秘书长。
  “从今天开始,AVS中的‘AV’两个字母将被赋予新的含义,就是A代表AI(人工智能),V代表VR(虚拟现实)。”在AVS十五周岁“生日宴”上,高文不仅重新定义了AVS,也开启了AVS发展的新篇章,成立人工智能联盟,正是AVS重新定义后的重要一步。
  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正式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这是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国内优势企业、行业组织、科研机构、高校等联合组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之所以聚焦AI、VR等新领域,既与产业发展的大环境有关,也是AVS标准成长的需要,更与高文、黄铁军等人和AI的“缘分”有关——潘云鹤院士是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原人工智能2.0)的倡议者和发起者,高文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核心专家,黄铁军是规划起草工作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事实上,我国发展人工智能具有良好基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如科研机构和企业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缺乏系统的超前研发布局;人工智能尖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和标准体系亟待完善。针对存在的差距,联盟将紧密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重点以AVS十五年的标准化工作经验和规则为基础,组织制定人工智能标准规范;组织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合作研究;开发支持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和应用生态的开源开放平台;成立“中国AI名人堂”,集聚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培育人工智能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筹建新一代人工智能专项投资基金;建设人工智能产业与示范基地等工作。
  “联盟是在科技部试点联盟‘数字音视频编解码(AVS)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基础上成立的。”黄铁军说。在联盟成立之后,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标准工作组也将成立并开展相关标准制定工作。
  与此同时,在VR领域,2016年年初,AVS工作组已启动VR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AVS VR国际标准已完成立项。从2017年1月开始,AVS工作组已启动《信息技术 虚拟现实内容高效编码》系列标准的国家立项申请工作。
  现在,AVS在经历了十多年的成长之后,已将传统的音视频解码和VR的标准制定工作纳入AVS工作组的范畴,将新兴的AI纳入新的人工智能标准工作组的范畴,齐头并进,共同服务于国家战略,书写中国标准创新发展新的篇章。
  (摘自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中关村标准故事2》作者:徐建华)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