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信用
5月19日上午,重庆市江津区市场监管局信用科科长牟根在办公室刚坐定,食品生产科科长刘禹就带了一名男士进来。
刘禹介绍说:“老牟,这是咱们区一家酒业公司的老秦,已经来了好几次了,你看能不能帮他们想想办法。”刘禹又回头对老秦说:“你把情况跟牟科长介绍一下吧。”
老秦是江津区一家酒业公司的销售负责人。该酒业公司2002年由11名下岗职工创立,目前公司有数百名职工。日前,该公司有一条行政处罚信息被公示,导致产品进商场、电商平台受阻,公司收不抵支,发不起工资,工人与公司的矛盾不断激化。
“牟科长,你可要帮我们想想办法,再这样下去,公司就完了,上上下下几百号人都得失业呀。”老秦向牟根求助。
牟根登录业务系统查询了解到,老秦说的这条行政处罚信息是2020年9月一家副食店销售该公司生产的一款糯米酒,抽样检查总酯不达标,被江津区市场监管部门处罚120元。
牟根看着老秦,摇了摇头,遗憾地说:“你这属于食品安全类行政处罚,按照现行的法律规定,只能等到公示期满才能撤销公示。”
老秦说:“总酯就是酒的度数,被检查的这个酒已经放置好几年了,会影响检测结果,但对人体并没有伤害。”
“情况确实是这样的。”刘禹也附和说。
牟根想了想,说:“如果这样,我试着争取一下。”
牟根向分管副局长施龙汇报后,决定请示重庆市市场监管局信用处。信用处处长王小强听了情况介绍后回复说:“去年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43条政策,其中一条就是,针对首次轻微违法的企业可以撤销公示。”
“老秦,你把材料准备好交给我,然后回去等通知。”收到回复,牟根对老秦说。
材料报到重庆市市场监管局信用处后,信用处与江津区市场监管局、江津区食安委共同研究,鉴于这是该公司首次被处罚且违法情节轻微,决定撤下这条公示信息。
7月16日下午,牟根接到老秦的电话:“取消公示后,我们与客户的合同恢复了,其他几个电商平台也正在走流程,销售量瞬间就上涨了60%。公司计划今年出口白酒到俄罗斯、韩国等国家。感谢市场监管部门为我们修复信用。”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 吴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