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营造便捷规范的市场环境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08月06日 A3版)

  本报讯 (记者 李 翔)今年以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聚焦市场主体诞生、发展、退出全生命周期,持续深化改革、优化服务,为市场主体“自由出生”、规范健康成长、有序退出营造便捷规范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智慧赋能,做好“准入服务”。畅通不含行政区划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渠道,打通快速准入第一关。今年1月至6月,北京市不含行政区划名称处理量为6441件,占全国处理总量的25%,居全国首位。打造“标准申报+信用承诺”的住所登记新模式,便利企业创业经营。住所登记是开办企业的关键环节。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今年开展住所(经营场所)标准化登记改革,依托“e窗通”服务平台和区块链技术,企业申请登记时房产登记信息和住所使用证明可自动生成不可篡改的区块链存证证书,系统自动调取存证证书,代替传统模式下的房产证明、使用证明、委托协议等纸质材料。申请人自主承诺住所真实、合法、有效,即可办理营业执照和变更登记,无须提交任何证明材料,真正实现住所登记“零材料”。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率先探索特色经营活动自主公示,打造企业宣传免费“广告牌”。在市场监管总局经营范围规范表述目录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特色地域文化,自主细化梳理形成北京特色经营活动规范条目库,供市场主体点选。如今,北京市已实现经营范围自主公示全程无须经登记机关批准审核。
  精准规范,做好“监管服务”。探索一体化综合监管,以规范高效监管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统筹全市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着力构建“6+4”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力争在创新监管上提质增效。从市场主体角度出发,聚焦“管好一件事”,以场景应用为抓手,以“风险+信用”为基础、以“分级分类+协同”为关键、以“科技+共治”为驱动,提升监管靶向性、精准化、智慧化和多方共治水平。围绕餐饮、物流、施工扬尘工地、物业管理、教育培训、医疗、旅游、养老服务、互联网平台、农民工欠薪等场景,试点推行一个场景由一个主管部门牵头统筹、相关部门共同监管的“一业一册”“一业一单”“一业一查”“一业一评”4项场景化措施,使企业经营有章可循、部门监管有据可依,真正实现寓服务于监管。深化随机抽查提升监管能力,着力实现“无事不扰、违法必究”。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覆盖率,扩大部门联合“双随机”覆盖范围,目前在全市32个部门、47个抽查领域开展部门联合抽查,推进“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另一方面,探索建立具有首都特色的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依据市场主体不同信用风险状况,确定有针对性、符合其风险程度的监管方式、监管措施、抽查比例和频次等,实施差异化精准监管,将监管资源更多投入风险高的市场主体中去,减少对风险低市场主体不必要的干扰。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着力推进整治涉企收费政策传导到位,保障企业享受政策红利。上半年,推动商业银行向企业退还各类费用超3930万元,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罚没款合计1.15亿元,有力帮助企业减轻负担,渡过难关。
  提能增速,做好“退出服务”。今年以来,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通过优化简易注销、建立除名登记制度,进一步完善多元化市场退出渠道,实施除名标记制度,开辟市场主体退出新渠道。目前,已对首批31户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开展除名标记工作。与此同时,着力优化简易注销程序,推动市场良性循环,企业简易注销公告期由原来45日缩短到20日。依托“注销一体化”平台,实现与税务等部门注销信息的实时校验和共享,企业通过“e窗通”一站式办理注销。目前,北京市已逐步建立规范、透明、便捷、高效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1月至6月,全市通过简易注销方式注销企业2.41万户。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