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百姓“菜篮子”

——晋城市市场监管局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掠影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10月13日 A6 版)

  “请佩戴口罩,扫描场所码,出示行程卡……”10月5日上午,山西省晋城市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入口处,广播正循环播放着防疫提示,显眼处悬挂红色横幅,写着“进入本场所需3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工作人员积极引导进入人员佩戴口罩,详细查验“三码”,人行道车行道分流,现场井然有序。
  农贸市场人员密集、流动性大,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场所,更是关乎千家万户的“菜篮子”。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晋城市市场监管局按照省委和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部署,市县联动开展农贸果蔬批发零售市场专项整治,筑牢全市农贸果蔬批发零售市场疫情“防护网”。
  走进市场内,环境干净整洁,市场监管人员在一家商铺检查经营户的健康码,经营户规范佩戴口罩,还佩戴印有场所码的胸卡。
  “我们市场在疫情防控期间对所有进出车辆进行分类管控,特别是对外来车辆,做到即卸即走,严格确保闭环管理。”晋城市栖菁园商贸有限公司业务经理王军强介绍说,运输农副产品的车辆来市场进货或者送货需要提前报备,分类填写登记表,外来司乘人员除基本信息还需填写始发地、货物名称、离开时间等,对于外地的大货车,市场还设立了专门的卸货区,要求即停、即卸、即装、即走。此外,对所有进入市场人员,严格查验“三码”和3日内核酸阴性证明,测体温方可进入市场,市场从业人员则做到每日核酸检测,切实筑牢市场疫情防控屏障。
  据了解,晋城全市共有农贸市场21个,按照经营规模、经营方式、经营范围,分为大型批发市场、中小型零售市场,实施分类管控,大型批发市场落实12条管控措施,中小型零售市场落实8条管控措施。其中,大型批发市场2个,即栖菁园市场、绿盛市场,共有经营户1135家,从业人员2154人,目前,两个大型市场均与社区对接,申请“五同步”账号,设置“五同步”疫情处置信息系统,对市场内所有司乘人员进行扫码,动态掌握司乘人员去向,同时建立电子档案。
  “我们第一时间在农贸市场成立疫情防控专班,在全市21个农贸市场推行‘六项制度、一个流程’,包括消杀、人员管控、健康监测等,特别是货车司机的管控流程,推行无接触式卸货,第一时间排查一系列的涉疫产品。”晋城市市场监管局消保市场科科长李哲介绍说,开展农贸果蔬批发零售市场“1234”专项整治,即围绕“一条主线”,强化农贸果蔬批发零售市场疫情防控;把控“两个要素”,进入市场的所有人员、所有进出车辆;严控“三个关键”,查验入场人员3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场货运司机的分类管控、市场内工作人员核酸检测每天一检;实行“四个一批”,行政约谈一批、通报曝光一批、停业整顿一批、立案查处一批,从严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同时,晋城市市场监管局在原有6个疫情防控督导组基础上,再成立专门针对全市农贸果蔬批发零售市场的6个督导组,进驻全市21家农贸市场实地督导,出动84人次,督查21户次,发现问题6个,均当场整改。目前,6个县(市、区)市场监管部门均向农贸市场派驻工作专班,抓实抓细农贸果蔬批发零售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检查经营店545户,累计发现问题56个,立行立改53个、限期整改3个,牢牢守住农贸市场防控阵地,守护百姓“菜篮子”的安全。

□王 栋 闫妮莎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