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及水中丁香酚类化合物的测定(BJS 201908)解读
——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系列解读之二十一
曾有媒体报道,一些海鲜市场存在使用“丁香油水门汀”喂食活鱼的情况,“丁香油水门汀”主要成分就是丁香酚。互联网线上商户也存在销售丁香酚的情况,其中很多都在销售页面标注了“渔用麻醉”“水产专用”“长途运输渔用安定剂”等字样,还写明了使用方法及剂量。目前,丁香酚残留可能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已引起行业主管部门关注。
什么是丁香酚
丁香酚为苯丙素类化合物,可从丁香树、柴桂等多种植物中提取,主要包括丁香酚、甲基丁香酚、异丁香酚、甲基异丁香酚、乙酸丁香酚酯、乙酰基异丁香酚等。水产品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会因密度、水温及挣扎等使得呼吸加快、代谢增强,从而导致水产品应激、感染甚至死亡。因此,有的从业者会在运输途中添加“渔用麻醉剂”,使水产品成活率大大提高,丁香酚就属于其中的一种。相关文献显示,龙鱼、多宝鱼、鲈鱼及石斑鱼中均有丁香酚检出。
目前,大部分渔用麻醉剂的使用仍存在广泛争议,主要原因是麻醉剂残留对人体的风险危害还没有完全明确,且国内对各种麻醉剂的使用和残留限量尚无明确的政策法规,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对安全剂量的权威判定。我国允许丁香酚作为食品用合成香料,但对麻醉剂用于食用水产品尚未开放,因此采用丁香酚麻醉食用活鱼并不合法。
为有效打击违法使用渔用麻醉剂——丁香酚的行为,市场监管总局于2019年4月发布了《水产品及水中丁香酚类化合物的测定》(BJS 201908)补充检验方法。BJS 201908规定了水产品及水中丁香酚及其5种衍生物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适用于淡水虾、淡水鱼、海水虾、海水鱼等水产品及水中六种丁香酚类化合物的测定。该补充检验方法的出台为打击违法使用丁香酚提供了技术支撑,已广泛用于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使用注意事项
该补充检验方法的原理是用乙腈提取试样中的丁香酚类化合物后,经乙腈饱和正己烷除脂净化或过滤净化(水样),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基质匹配曲线外标峰面积法定量。使用方法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试样制备。样品制备是样品预处理中至关重要的步骤,对后续样品提取和净化起到基础性作用。一定要取可食用部分,针对鱼和虾类样品,应先将鱼体、虾体表面杂质洗净,鱼去鳞、去皮,取肌肉部分;虾去壳、去头,取可食部分绞碎均匀。试样经均质混匀,在-18℃以下环境冷冻保存、备用。特别要注意保证样品的均匀性,尤其虾在多次低温冷冻再解冻后可能较难分散,检测前可借助超声混匀充分。
标准储备液制备。要注意考察丁香酚类化合物标准品溶液的储存稳定性,6种丁香酚类化合物常温下均为液态,可做好不同储存条件下的稳定性的期间核查。丁香酚类化合物沸点较低,标准品取用过程中应尤其注意使用容器的密闭性及操作的快速性。
供试品溶液制备。样品前处理时需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充分振摇保证样品充分浸润,避免样品结块导致提取效果不佳,对于较难分散的样品,必要时可增加提取次数。二是氮吹前需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6种丁香酚类化合物常温下均为液态,且沸点较低,在常见40℃氮吹浓缩过程中,容易气化,导致不同程度的损失。DMSO沸点较高,与乙腈、正己烷互溶,并对各种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本方法在氮吹前加入50μL的DMSO,氮吹过程中,DMSO在氮吹管下部形成湿润的液膜层,可使化合物在加热氮吹过程中保留在液膜层中,从而显著提高丁香酚类化合物的回收率。三是提取溶剂的优化,丁香酚类化合物几乎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研究中水产品的提取溶剂分别考察了乙腈、甲醇、乙酸乙酯和乙醇,结果显示,提取溶剂为乙酸乙酯时,回收率为40%~63%,提取效果较差;提取溶剂为乙醇时,乙酰基异丁香酚的回收率低于50%;提取溶剂为乙腈和甲醇时,6种丁香酚类化合物的提取效果较好,且乙腈较甲醇的提取效果更好,6种化合物的回收率均大于75%,因此,最终确定乙腈作为样品提取溶剂。
仪器分析系统。研究对比了DB-5(30.0 m×0.25 mm,0.25μm)及DB-1701(30.0 m×0.25 mm,0.25μm)两种色谱柱对待测化合物的分离效果。采用DB-5柱时,峰形存在拖尾,且异丁香酚及甲基异丁香酚在自然界存在同分异构体,购置标准品中存在未纯化完全同分异构体,由于碎片离子接近,异丁香酚及甲基异丁香酚的同分异构体杂质会对甲基丁香酚和异丁香酚形成干扰,改变升温程序也无法完全分离。而采用DB-1701时,峰形对称,且可完全分离这两种标准品杂质峰。因此,选择DB-1701作为色谱柱。
基质效应。通过计算基质标准曲线斜率和标准溶液曲线斜率之比,来评价基质效应的程度。在淡水鱼、海水鱼、淡水虾、海水虾4种基质中,丁香酚、甲基丁香酚、异丁香酚、甲基异丁香酚、乙酸丁香酚酯、乙酰基异丁香酚的基质效应分别为123.5%~211.0%、148.1%~195.9%、162.3%~198.1%、97.8%~121.6%。研究表明,6种丁香酚类化合物在不同种类鱼、虾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基质效应,因此需采用基质曲线来校正基质效应的影响。
BJS 201908与GB 31656.6-2021的比较
农业农村部2021年9月16日发布了GB 31656.6-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水产品中丁香酚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该标准方法适用于鱼、虾可食组织中丁香酚残留量的测定。BJS 201908与GB 31656.6-2021相比,区别有以下几点:(1)BJS 201908的适用范围更广,除适用于鱼、虾外,还适用于水基体中丁香酚类的检测;(2)BJS 201908除适用于丁香酚的测定外,还适用于其余5种丁香酚类化合物的测定;(3)BJS 201908通过在氮吹过程创新性添加DMSO从而显著提高了丁香酚类化合物的回收率;(4)BJS 201908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校正基质效应,GB 31656.6-20121采用同位素内标法校正基质效应;(5)GB 31656.6-20121采用同位素内标法校正前处理过程中两次氮吹浓缩中丁香酚的损失。
□四川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邵 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