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更安全更放心充盈心间
——202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现场见闻

11月下旬的北京,一年一度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虽冬意渐浓,但亮点纷呈的现场活动不仅令人振奋,也点燃了食品行业各界的热情。
11月28日,2023年度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在京举办,40多场部委主题日活动,各地区、行业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将陆续展开。
主场活动上,政府代表、学校负责人、业界专家、行业协会代表聚焦食品安全和反对食品浪费,围绕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积极行动,抒发心声。会场外,各相关部门践行责任、履职尽责,推进人民群众满意度、安全感不断提升。会场上的权威发声引发社会共识共鸣,维护食品安全和反对食品浪费不仅仅是政府和经营主体的责任,更事关大家的身体健康,人人有责,尚俭、崇信、尽责,让更安全、更放心充盈每一个人的心间。
“倡导勤俭风尚”是此次参加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300多名代表共同的心声。
“节约主食1500余万斤;可回收再利用食材边角料达5万余斤……”当一组组数据分析表述从活动现场播放的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宣传片中传出时,立刻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与会的市场监管部门代表纷纷表示,要把维护食品安全和反对食品浪费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强化日常监管执法,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推动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绿色的消费理念,共同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氛围。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一粥一饭、半丝半缕开始的节俭,不仅是生活经验,更是由此升华的处世哲学。与会的经营主体代表也表示,正不断创新方式、优化供给,用实际行动对食品浪费说“不”。“减少食品浪费是新形势下保障粮食安全和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迫切需要。从食品产业层面而言,‘尚俭’不仅要减少浪费,还应积极推动可持续生产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一名参会者说。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本届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聚焦“崇信”二字核心要义,呼吁诚信成为全行业的行动自觉。
“广大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树牢食品安全主体意识,严格诚信自律,严守道德底线,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切实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加强全员食品安全教育,积极培育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会议强调。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是人类文明发展共同的价值追求。对于食品产业而言,更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是长远发展之基。与会企业代表一致表示,“将把‘崇信’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
“加强诚信体系和文化建设,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准则,坚决抵制违法违规行为……”九家食品协(学)会在会上发出的“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共助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行业倡议把整场活动推向高潮。倡议得到行业的积极响应,参会代表也随声默念: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相关标准……
安全的食品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须双管齐下、产管并举。当务之急是从企业、属地到行业、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尽责”工作体系,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分担和风险共担机制。
去年9月,在国务院食安委的统筹指导下,国务院食安办、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至今已有一年之久。各级相关部门紧锣密鼓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走深走实,“一年打基础”目标基本实现。
会上,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市长秦凤玉对该市创新体制机制、落实“两个责任”,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进行了交流。据介绍,该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搭建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数“智”管理平台,将全市54295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全部纳入平台,实现包保干部督导和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记录信息化管理。
北京市育英学校聚焦责任落实,构建从采购到餐桌的全链条、精细化、可操作、见实效的食品安全风险防范化解体系。该校党委书记、校长于会祥介绍,学校不仅建立健全了“校长—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的三级组织架构,确保责任落实到具体人,还依托“北京阳光餐饮”App,常态化落实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执行率达到100%。
“尚俭崇信尽责 同心共护食品安全”,看着活动现场背景板上那一行遒劲有力的大字,人们不免心潮涌动。新阶段,各相关部门必将以持续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为契机,营造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社会氛围,实现食品安全从政府部门“单打独斗”向“全民共治”转变。
会议期间,国务院食安办新命名山西运城、辽宁盘锦、河南郑州等36个城市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也为新征程中的食品安全工作写下了有力注脚。
□本报记者 宿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