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是“3·15”
——江西省宜春市市场监管局宜阳新区分局消费维权工作纪实
2021年,处理消费者投诉2793件;2022年,处理消费者投诉5470件;2023年,处理消费者投诉5802件。你能想象,这是一个在编在岗仅有14人的基层分局所承担的消费维权工作量吗?面对消费者海量投诉举报,他们急消费者之所急、帮消费者之所需、解消费者之所难,将每一件投诉举报做实做细,在消费维权道路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在江西省宜春市市场监管局宜阳新区分局工作人员心目中,每天都是“3·15”。
激发消费维权动力
宜阳新区分局结合《宜阳新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运行月报》,定期组织形势分析,明确阶段重点和目标。面对省局交办的行政复议等棘手问题,分局领导亲力亲为,力求妥善处置。同时,深化消费教育引导,积极协助辖区有关企业申报“江西省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发挥带头作用,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开展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展示假冒伪劣商品、解答群众咨询等形式,帮助消费者树立科学消费观念,提高自我维权能力。不断凝聚维权社会共识,针对成人教育培训退费、健身房预付卡纠纷、老年人保健品等消费问题,适时发布消费警示,深入电商孵化基地,与电商企业交流互动,指导电商企业规范运营,规避投诉举报风险。
持续开展“接诉即办、满意提升”活动,在分局内部形成你追我赶、精益求精的良好氛围,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哪怕投诉举报件涉及金额仅有几角几元,工作人员也是不厌其烦、全力以赴,务求群众满意。
2023年9月,市民熊先生在辖区某超市购买了两瓶可乐,货架上标价每瓶2.2元,实际却是每瓶按照2.6元收取,共多收0.8元。熊先生认为这是明显的欺诈行为,遂致电12345热线投诉举报。分局相关工作人员接到转来的工单后,认为0.8元金额虽不大,但决不能马虎应对。工作人员通过细致调查核实,认定超市由于疏忽未及时撤换标价,导致“多收0.8元”。经三方调解,最终由超市退还熊先生差价0.8元,并赔偿200元。熊先生感叹:“本意是想超市改正错误就好,没想到市场监管部门维权力度如此之大!”
提升消费维权能力
市场监管部门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为更精准地解决消费维权问题,该分局每周安排一次集体学习、每月安排一次市场监管小讲堂,灵活运用专题培训、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知识竞赛等形式,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确保每位工作人员有效提升工作能力,确保消费维权工作质效提升。
该分局这支由非专业出身公务员、转业军人、临聘人员等群体组成的消费维权队伍,从“业务小白”变为“行家里手”。对于简单明了的消费者投诉举报,抓住核心、剑指要害,在“第一回合”完成处置;对于调解无效并难以立案查处的投诉举报,明察秋毫、准确定性,梳理出一整套回复模板;对于不属市场监管部门管辖处理的投诉举报,厘清职责、及时反馈,帮助消费者找到正确的维权途径;对于少数职业打假人“牛皮糖”式的投诉举报,程序无误、法条适当,既保障其合法权益,又遏制其恶意索赔苗头,做到公平公正。让消费者即使诉求未达成或未完全达成也由衷地认可,让经营者即使受到处罚也心悦诚服。
在处置投诉举报的过程中,按照“接单分流、实施调处、审批办结、落实回访”基本流程,由分局领导、责任科室、接单专员分关把口、签字确认。分局日均接诉约22件,压力人人承担、问题集智解决,尽管投诉举报量不断增长,但工作运行始终有条不紊、畅通有序。
形成消费维权合力
消费者发起投诉举报时,有的尚能保持心平气和、理性维权,有的则或多或少带着怨气、情绪激动;少数职业打假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反复投诉乃至行政复议、提起诉讼,侵占大量行政资源,让工作人员忙上加忙、压力倍增。长期从事消费维权工作,工作人员难免会受气受委屈,焦躁、郁闷,甚至产生撂挑子的想法。
对此,该分局对症下药,采取多种措施对工作人员做好心理疏导,保持做好消费维权工作的定力。
谈心谈话抒胸臆。每个月,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与所属工作人员开展一次面对面的谈心活动,诉诉苦衷、发发牢骚,排遣负面情绪。
集体活动聚人心。组织全体人员参加系统职工运动会、红色游学等活动,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凝心聚力,氛围活跃。
心理辅导解心结。外聘专业老师,每年安排一堂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心理辅导课,让大家学会控制、学会释怀、直面挫折、轻装上阵,以健康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消费维权工作之中。
几许汗水,几许成果,奋斗了总会有收获。据了解,近3年来,宜阳新区分局共办结各类消费者投诉举报14000余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办件满意率达98.9%,获赠锦旗21面;2人获评“江西省12315平台年度工作典型”,2人获评“江西消费维权年度人物”,1人获江西省12315业务知识竞赛二等奖。
□周常青 彭苏洋 甘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