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连续三年核查处置完成率达100%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4年02月28日 A4 版)

  □

  本报讯 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近年来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严防食品安全风险,在核查处置工作中不断巩固成果,定标线、拉高线、守底线,连续三年核查处置完成率达100%。
  建立长效机制,刻画制度硬标尺。一是建章立制。以核查处置“回头看”和市场监管总局国抽系统抽查为契机,制发《国家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信息系统核查处置数据和信息填报指南》《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核查处置工作流程图和操作书》等一系列文件,健全完善各环节长效工作机制。二是抓细抓严。明确各级各环节职责、流程、时限,通过组织协调、通报抄告、调度督办、抽查审核等方法,推动核查处置工作规范、数据信息填报规范、核查处置“五个到位”落地见效。三是严防严控。建立《食品抽检发现严重风险快速应对机制》,制作食品抽检发现严重风险快速应对流程图,指导地市级市场监管部门结合实际做好快速应对工作。四是纳入考评。将核查处置纳入食品安全考核指标评价体系,对核查处置不到位的地市、县区,采取发函、约谈、现场指导等方式督办有关负责人,并在食品安全评价考核中予以扣分。
  加大督查力度,巩固督办指挥棒。一是突出审核把关制。全链条审核抽样、检验、报告送达、核查启动、原因排查、行政处罚、整改复查等全流程内容,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倒查,并及时督办立行立改。二是突出定期通报制。每月、每季度对各地工作进度、质量情况以及未按时报送、未立案、系统填报不规范等问题进行通报,督促各地提高工作质量。三是突出专项督办制。指定专人紧盯核查处置各环节完成时限和工作质量,将检出的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食用农产品安全问题、被检出2批次食品不合格企业、24小时限时报告项目及多次被检出不合格食品等问题列为重点督办内容,确保食品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抓准问题关键,直面优劣找差距。结合市场监管总局每季度核查处置工作通报,该局组织自查自纠、交叉互查、案卷评查、业务培训、帮扶企业5个阶段工作,对全省核查处置任务开展“回头看”。为提高黑龙江省国抽系统核查处置任务数据质量,印发《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系统核查处置数据和质量抽查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每周对国抽系统核查处置数据和信息至少抽查90件任务,确保核查处置数据应抽尽抽、应改尽改。
  抓细服务指导,淬炼履职真功夫。一是举办核查处置大培训。聘请省内外专家,采取交流互动、案例演示剖析、体验式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施教,同时赴各地开展实战式培训,培训人数达400余人次。二是组织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案卷评查大点评。组织省内执法办案专家,采取线上评查方式进行案件讲解、专家点评、办案人答辩等实战型交流互评,对核查处置案卷进行综合评查,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改、以评促用”的效果。三是编制全省核查处置案例汇编。收集全省各类案例57个,筛选有代表性的21个案例编制成册,发放全省交流学习,提升各类问题解决能力。
  发挥专业优势,指导整改“无遗漏”。选取有丰富执法办案经验、掌握食品安全标准、具备检验检测知识的各领域专业人才351人,建立省、市、县(区)三级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专家库。每季度跟踪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帮扶企业情况,收集数据、总结经验,制发专刊供全省交流学习。组织召开2023年东北三省一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协作核查处置技术帮扶中小微企业座谈会,共享区域核查处置专家资源,发挥区域优势,分享帮扶经验,为中小微企业原因排查、有效整改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
  抓严核查处置,追根溯源严执法。一是严格处置到位。秉承公开公正原则,依法依规对过错方进行行政处罚,对多次违法企业严格执行从严从重、“处罚到人”等处罚措施,倒逼企业提升质量安全水平。二是严格追根溯源到位。涉及粮食、食用农产品、进口食品、校园食品等重点领域食品不合格问题,及时通报粮食、农业农村、海关、教育等部门,打通横向联动环节;涉及第三方造成不合格原因的,延伸核查处置任务;开展跨区域协作调查,确保不合格食品处置到位。

□唐英斐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