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分类管理护航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4年11月14日 A4 版)

编者按
  
11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市场监管系统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暨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推进会,对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工作作出部署,北京、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8个地方的代表作交流发言。本报今天刊发江西、山东加强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和湖北、河南加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工作的做法,以飨读者。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工作目标,深入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建成“1+13”“通用+专业”管理体系,实现分类结果在双随机抽查中100%应用,并将分类结果应用于融资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经营主体获得感不断增强。
  强化制度设计,构建“一体化+专业化”工作体系。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将信用风险分类理念渗透至整个市场监管领域,系统性、集成式推进改革落地。
  加强组织领导。省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同志牵头成立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6次召开专题会议,统筹推进各项任务落实,为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超前谋划推进。在2020年出台全国首个省级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办法基础上,2022年按照市场监管总局指导意见,修订出台山东省实施意见,确定“通用+专业”分级分类工作机制,为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制度保障。
  完善配套制度。指导检验检测、特种设备、网监等13个处室全部出台专业领域分类办法,分类覆盖范围居全国首位。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信用风险分类工作体系全面建成。
  聚焦监管服务,打造“精准化+智能化”应用场景。省市场监管局将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作为提升监管效能、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以信用赋能惠企利民。
  提升监管精准度。上线新版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对全省463.7万家企业全部实施动态分类,连续5年将分类结果应用于“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全省平均问题发现率较分类前提高了33个百分点。深化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应用,近两年检验检测领域省级监督检查频次同比下降20%,问题发现率提高近3倍;产品质量监督领域抽查的C、D类企业不合格率达77.67%。
  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筛选18个重点指标进行常态化监测,完善预警信息核实、处置功能,实现从风险监测预警到后续分派、处置的全流程闭环管理。针对公示信息虚假、住所失联等问题,建立异常企业预警模型。今年将8292家预警企业纳入省级双随机抽查,问题发现率达65.6%。
  聚力服务经济发展。会同金融机构,筛选39万余家合规经营、信用风险低的企业形成“白名单”,优先给予贷款支持。在专利项目申报、奖励等政策支持时,支持低信用风险企业享受绿色通道。探索将信用风险信息应用于市场商户,指导开展“信用+市场”试点工作,对信用风险低、诚信指数高的商户给予市场摊位费打折减免等优惠。
  坚持先行先试,拓展信用风险分类覆盖面。省市场监管局局务会第一时间学习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推进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意见》精神,研究提出山东省实施意见,细化落实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在2023年选取部分市开展试点基础上,2024年进一步在全省实施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管理,A、B、C、D四类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占比分别为3.34%、62.95%、32.39%、1.33%,有效支持差异化监管。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机制,深化结果运用,着力为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信用支撑。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 郭朝波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