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职业打假索赔说起
近年来,网红打假、职业举报等现象突出,带来较大的社会争议。人们褒贬不一,有喝彩欢迎的,也有痛恶担忧的。笔者从一名基层市场监管人的角度,浅谈一下网络职业打假索赔现象。
笔者认为,网络职业打假索赔是利用当前民众对某些民生问题的关切或担忧,抓住现有行业监管薄弱点和行政法律法规漏洞,利用网络舆论炒作造势博取眼球,提升知名度和流量效应,从而达到直接或间接牟利目的之行为。
不可否认的是,客观上,当前的确有网络职业打假人生存土壤。一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违法违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这类线索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获得,职业打假有源头;二是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尚有漏洞,有空子可钻,职业打假人的索赔牟利渠道有看似合法的理由作掩盖;三是在当今网络传播发达的大背景下,不少职业打假人选择当网红、博主,通过相互效仿比拼流量经济,是获取财富的一个“捷径”。
对于其中的利弊,不能一概而论,应该说具有两面性。积极的方面是,有些问题和弊端经过网络的集中精准曝光,引起了有关部门重视,加速了问题解决,倒逼经营者和监管部门更好履职尽责。不利的方面是,不少网红打假行为动机不是单纯为了维护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现象,而是直接或者间接以牟利为目的,有敲诈勒索嫌疑。此外,一些小题大做、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的打假行为,容易混淆视听,激化矛盾,干扰环境,给正常生产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笔者注意到,网络职业打假索赔趋于产业化,甚至有蔓延发展之势。这当中的原因也不难理解,一是有的商家出于理亏、息事宁人的心理,宁愿选择一时忍让迁就,不敢冒险与恶意索赔作斗争;二是有的职业举报人懂得抓住商家心理,以威胁恐吓加之以适度妥协,在商家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敲诈式索赔,软硬兼施,有一定隐蔽性;三是不少商家因法律法规意识不强,维权能力相对较低,在职业打假人处心积虑、精心准备的攻势面前,被索赔成功率较高。
总而言之,对网络职业打假及恶意索赔行为必须出手规范和遏止。要完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作秀打假、恶意索赔等不正之风。对于网络反映的问题失实、恶意索赔等,可按欺诈行为的性质寻找相关法律依据进行查处;要加强各行业领域自律,严格规范各类市场行为,堵塞行业漏洞,打破潜规则,让动机不纯的职业打假人无机可乘;要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提升相关单位和个人法律素养和维权意识,遇到恶意职业索赔时能正确应对,不让其非法行为得逞。
□徐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