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迈向新阶段
柴米油盐、一日三餐,是家事也是国事。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重磅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社会关切、群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创新举措,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正在迈向“全过程控制”新阶段。
监管责任得以进一步理清。《意见》围绕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各环节的监管及衔接提出8个方面21条协同监管措施和机制。强调了生态环境部门在保障食用农产品安全中的不可或缺性,农业农村部门从种植养殖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管职责以及市场监管部门从食用农产品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后的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如此细致的责任划分,得益于我国长期积累的食品安全治理实践经验,更是抓住全链条责任这个关键点,着力推动构建从田间到市场前、市场到餐桌的“无断点”责任链条。
短板弱项得以进一步补齐。着眼于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薄弱环节,《意见》不回避社会舆论反响强烈的热点事件,从民生关心关切的角度出发,提出多个有针对性的创新举措。包括建立实施散装液态食品运输准运制度,明确市场监管部门会同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粮食和储备等部门加强食品运输全过程监管;加强网络订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强化无堂食外卖监管和社会监督;教育部门会同农业农村、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健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全过程管理制度等。坚持问题导向、靶向精准发力,《意见》的发布彰显了政府部门强化全链条监管合力,共同守住食品安全底线的决心。同时,《意见》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必将推动各方形成约束机制,从根本上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
对监管人员要求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是一场持久战,须专业支撑久久为功、方能致远。《意见》提及了食品安全检查员制度,要求加强食品安全检查履职能力建设,强化培训考核和统一调配使用,提升专业检查能力和水平。同时明确要将掌握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纳入网约配送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实际建立适合网络订餐配送行业劳动者的培训模式,强化食品安全法律知识培训。《意见》对食品领域从业人员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开拓了内强本领、外促落实的新思路,必将为持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总书记曾这样阐释食品安全治理之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意义。政策锚定了航向,但落地实施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协同监管、合力共进,直面难题,科学破题、解题,必将让每一份食品经得起检验,真正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与人民群众放心、安心双赢。
□苏 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