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公平的阳光雨露
“张科长,这份政策文件体现的是市政府的决策,你怎能擅自修改?”2024年12月18日,河南省漯河市市场监管局会议室内,一场关于公平竞争审查的激烈讨论正在上演。
争论源于计划在2024年12月27日开业的万达项目。为刺激消费,市商务局拟定了以万达广场商户为专属对象的消费券发放政策,需要市场监管局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当这份文件摆在面前时,职业敏感让我立即意识到其中暗藏的问题——政府出资的消费券限定只能在万达广场的商户使用,是用行政手段构筑市场壁垒。
“赵科长,第三条明确规定‘消费券参与商家限万达广场内经营商户’,这已构成明显的行政垄断。”我将标注着红圈的文件递给市商务局的赵科长,指尖划过那些条款,“我理解招商的难度,但若以牺牲全市商业生态为代价,这与优化营商环境的初衷背道而驰。”
“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赵科长激动地拍案而起,“万达是市里重点引进的项目,不优先扶持他们扶持谁?”
当赵科长拍案而起的瞬间,我却意外地平静下来:“市场经济不是零和游戏,今天用政策扶持某个企业,明天就可能用同样的理由打压某个企业——这样的营商环境,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我起身将《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推至对方面前:“市场经济需要的是阳光雨露,不是人为制造的温室。您看,第十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选择性财政补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强调要规范招商引资政策。如果今天为万达破例,明天新玛特、丹尼斯是否也能要求特殊待遇?这样的规定,最终损害的是整个市场的活力。”
逐字逐句解读《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时,我瞥见赵科长紧攥的拳头渐渐松开。这场持续三小时的“较量”里,我们反复推敲每个条款:从“限定经营场所”到“扩大至全市实体商户”,从“指定支付平台”到“开放多平台接入”……当暮色浸透窗棂,赵科长终于带着修改意见踏出会议室,走廊灯光将他的背影拉得很长。
经过据理力争,赵科长终于同意重新审议政策。2025年新春,当我看到市商务局公众号发布的消费券新政时,那些曾让我辗转难眠的限制性条款已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全市商户均可参与”的开放性政策。新增的普惠政策像破冰的溪流,终将汇成滋养市场的春水。此刻,窗外的玉兰花正孕育着新蕾,恰如我们守护的万千经营主体——唯有公平的阳光雨露,才能让每株幼苗都有茁壮成长的权利。
公平竞争审查,这份工作常被误解为“找茬挑刺”,实则是为经营主体守护起跑线的公平。每个被修改的条款背后,可能关系着小微企业的生死存亡;每次激烈的争论,都在为市场经济的土壤注入法治养料。当地方政绩冲动遇上刚性制度,当短期利益博弈长远发展,公平竞争审查就是守护公平的底线。
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浪漫诗篇,而是细水长流的坚守。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至今,我们见过“特事特办”的惯性思维,也经历过不少像这样的拉锯时刻。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政策调整,正在重塑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因,让“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规则”相得益彰。
□河南省漯河市市场监管局 张 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