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接着忽悠?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6年11月03日 A5 版)

  您吃过橄榄调和油或花生调和油吗?相信是吃过的,大多数消费者都吃过。但是,您知道这调和油中橄榄油或花生油占多大比例吗?估计大部分消费者都答不上来了。因为这是生产厂家的秘密,甚至是“行业规则”,厂里也只有几个关键人物知道。倘若橄榄油或花生油能占一二成,消费者就该烧高香了。
  事实上,“加一滴橄榄油,就敢称橄榄调和油”,这是过去业内对调和油市场乱象的典型概括。由于国家标准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各大企业迟迟不公布具体添加油类的比例,导致调和油以次充好、混淆概念的情况层出不穷。忽悠,接着忽悠,直接导致消费者以为买了“便宜”的“好油”,殊不知生产厂家正在背后偷着乐呢。一时间,调和油市场的潜规则畅通无阻。
  但有人不信这个邪,要较真。于是我们看到,近几年调和油的潜规则在市场上接连碰壁。从2012年开始,长寿花、多力等7种知名品牌调和油因突出宣传“橄榄油”“花生油”却未能在标签上明示添加比例,相继被多地食药监、工商等部门处罚,并被消费者诉至法院。截至2016年,全国已经出现8起类似诉讼案例,均以生产、销售企业败诉告终。压力之下,中储粮、鲁花两家巨头相继宣布公开配比,紧接着多数调和油品牌开始主动亮出配方。
  其实,《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早在5年前即作出规定,即食品经营者在食品标签、食品说明书上特别强调添加、含有一种或多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成分,应标示所强调配料、成分的添加量或含量。《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有相关规定。据此可知,生产厂家需明确公开调和油的具体添加比例,且不能以“商业秘密”为由推托。当消费者的知情权和企业的商业秘密发生冲突时,应首先考虑消费者的知情权。至于那些在法庭上以“行业规则”说事的被告企业,其理由也被法院否定。再说,中消协早就倡导“明明白白消费”,你愣不标明调和油的成分,这不是成心对着干吗?今后,难道某些粮油生产企业还想把消费者当成“吃瓜群众”糊弄,还想浑水摸鱼,接着忽悠吗?
  当然还要多说一句,调和油的国家标准已经酝酿了12年,可直到目前这一块仍然是空白。标准制定,真的那么难吗?

□喻山澜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