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提炼 准确解读 生动鲜活

——品读《中国工商报》两会报道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7年03月30日 A4 版)

  今年全国两会的报道,对于《中国工商报》来讲可以说是精心提炼,准确解读,既有生动、鲜活的两会现场短新闻,也有代表、委员的人物专访、呼声建议,展示出报纸特色鲜明的报道风格,令人耳目一新。
  立足工商视角,抓住焦点话题进行解析与引导。从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至3月18日,各版面以头条文章以及《两会报道》《记者跑两会》《两会观察》等栏目形式,持续刊登两会相关文章40余篇,为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和市场监管干部捧上了别样的“新闻大餐”。3月7日,头版头条刊登的《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文,立足工商和市场监管职能,对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解读;同版刊登了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在“部长通道”就改善网络市场环境、规范公用事业等问题回答记者问;3月11日,刊登张茅局长在记者会上就商事制度改革相关问题答记者问;还先后刊登了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马正其,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刘俊臣的文章,分别对商事制度改革等两会焦点话题进行深刻解析与点评,显示出《中国工商报》发挥工商、市场监管主舆论阵地的积极作用,全面报道工商、市场监管工作的成就与创新,发出工商好声音。
  此外,报纸还刊登了《两会代表委员谈年检改年报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政协委员期待商事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全国政协委员建言为振兴实体经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人大代表热议大学生创业》《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消费维权》等新闻稿件,聚焦热点话题,关注两会代表、委员对于社会热点、民意民愿的回应,表达了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
  捕捉生动细节,匠心独具,精彩讲述两会新闻故事,展示出清新、灵动的报道风格。万众瞩目的两会既是参政议政的平台,也是各大媒体大显神通、展现采编实力的“舞台”。《中国工商报》参会记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娴熟的写作技巧、良好的新闻素养和深厚的文字功底,围绕两会展开深入报道,文章生动、直观鲜活,丰富了版面内容,使会议报道有声有色。3月9日刊登的《“一号机位”》令人印象深刻,文章以白描的手法,寥寥数语便刻画出“一号机位”摄影师专注的神情和高度的敬业精神,言简意真、如见其人。随后,作者笔锋轻轻一转,写到所有在两会一线默默拼杀的记者、后方等稿子加班到深夜的编辑等,最后升华到国家所倡导的“工匠精神”。阅读此文,读者自然而然想到自己的本职工作,想到自己对工作的态度。当然《期盼》《当头炮》《为政之善》等文章,也都独具风格,短小精悍,标题凝练醒目,使人读之有味。
  多形式呈现,“两微一端”迅捷有力,传播效果凸显。本次两会报道坚持既传承又创新,充分发挥了微信微博和客户端的作用,网上网下联动,沟通传递两会声音,速度更快捷,展示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成效。2月28日,两会开幕前,报社新媒体便率先发出了“本报记者提前到梅地亚中心‘探营’两会新闻中心”的稿件,图文并茂,为大家近距离展示了“两会记者之家”和“新闻发源地”的场景,报道现场感强,采访深入到位。随后,新媒体又陆续发布了《不知道的两会:哪些提案改变你我生活?》《减轻中小企业负担 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控烟立法不能倒退全面控烟迫在眉睫》等系列文章。在两会期间,新媒体及时精准传递两会新闻动态,受到网民的关注和点赞。
  民生与国计、梦想与憧憬、心声与建议……《中国工商报》站位经济发展的高度,不遗余力汇集民众的心声,传播两会中的工商好声音。也正是为两会报道“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记者们,通过他们的笔触,使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干部直观感受到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社会关注度的提高,同时也深感责任在肩、任重道远。

□河南省洛阳市工商局 赵梅香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