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互动
季芳:3月16日的报纸,从头版报眼上总理那句“给优质产品‘点赞’把不良奸商‘拉黑’”到特刊20版《与滑石粉有关的那些事儿》,从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大事记到汽车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从局长寄语到百姓心声,从亮点聚焦到现场目击,我一口气读完就一个感觉:信息量大、含金量高,标题鲜活醒目,内容安排贴近读者需求。身为《中国工商报》的“发烧友”,真心给这期特刊点个大大的赞!
春泥:3月16日T10版刊登的《网络订餐想说爱你不容易》这篇报道,记者通过对网络餐饮平台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调查和体验,用几个典型案例说明了目前网上订餐平台存在经营者登记地址与实际不符、网络订餐入市门槛低、网络订餐维权难、送餐人员混杂等不规范现象。这些乱象的背后折射出网上订餐平台的监管仍有盲区,亟待整顿和规范。同时,也提醒消费者在网上订餐要重视食品安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并对网络订餐市场发展前景提出了良好愿望。此文在“3·15”特刊刊登,引起读者共鸣和关注。
回戈:“3·15”特刊已经成为《中国工商报》在3·15宣传报道上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受到读者喜爱。为了“3·15”特刊能够办得更好,笔者有三个小建议:一是增加消费维权法律法规摘选,可以让消费者多了解一些消费知识,增强依法维权意识。二是选登一些识假常识,提高消费者的识假能力,使特刊更具实用性和可读性。三是加强编读互动。建议在每年的“3·15”特刊中,开展一次“消费维权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以大赛的形式掀起学法、用法热潮,增强读者和报纸的互动。
编读:“3·15”特刊是每年报社在宣传报道方面的一个重头戏。因此,这就需要编辑部花更多精力和构思来精心策划,年年要有创新,要求不仅注重文章的深度,还要在谋篇布局上下功夫。读者对“3·15”特刊提出的希望与建议,对编辑部工作是肯定、是鼓励,更是鞭策,我们将再接再厉,以创新和深度作为特刊的生命线,为读者奉上更有看头的新闻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