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责任和安全跑在风险前面

——看“321”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杭州模式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0年12月17日 A6 版)

  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和根本保障。一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市场监管局把督促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作为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初步形成“321”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杭州模式。

“3个查”筑牢防线
  体系检查。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广、风险程度高的食品行业组织实施体系检查,全面核查企业是否按照良好生产规范组织生产活动,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效运作,“查、治、防”三位一体,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的发生。自2018年起,该局对全市乳制品生产企业实施体系检查,并结合实际逐年扩大体系检查范围,2019年增加婴幼儿配方食品、谷类辅助食品生产企业,2020年增加啤酒生产企业。
  双随机抽查。从2016年开始,该局每年按季度分4次对全市食品生产企业组织实施双随机抽查,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方案制定、人员抽调、现场检查、事后整改、集中约谈”的双随机抽查规范化流程。截至2020年7月底,市本级已组织双随机抽查18次,共检查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1255家,发现并整改问题2163个,范围覆盖全市15个区县市,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进一步督促食品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技能核查。自2015年起,该局每年分两次对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和出厂检验”两类关键质量管理岗位的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及检验能力考核,推动企业质量管理和出厂检验水平的提升。截至2019年年底,共组织了肉制品、酒类、调味品等6大行业近千人次的能力考核。2020年5月首次启用“食品安全监管云平台”考试功能,以糕点食品生产企业为重点,对全市220家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人员和检验人员共440人组织食品安全管理知识理论考试和检验能力现场操作考试,对考试不合格人员进行补考和培训,相较于以往技能考核覆盖面更广、考核人数更多。

“2个会”风险预警
  企业法人履责报告会。杭州市市场监管局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主题,通过企业自查、示范报告、现场点评、培训引导等方式,市局、区县(市)局、所三级联动,有统有分、统分结合,分不同范围组织召开食品生产企业法人履责报告会。结合日常监管工作发现的问题,该局有针对性组织特定行业的食品生产企业召开企业法人履责报告会。在2019年食品生产企业法人履责报告活动取得较好成效的基础上,今年6月,针对在糕点生产企业技能考核中成绩较差的企业,组织召开企业法人履责报告会,让企业在“红红脸、出出汗”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增强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按照市局统一部署,各区县(市)局分别组织开展辖区内所有食品生产企业法人履责报告活动,督促企业牢固树立“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底线”的理念。自2019年以来,已举办55场。
  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会。该局以集体约谈等方式,定期组织重点行业、高风险行业的食品生产企业风险防控会议,分析研判食品安全风险点,提出防控风险的思路和对策,增强企业风险防控的意识。每年3月,召开全市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报告及风险管控会议,对全市该类企业开展集中约谈。

“1个平台”数字化赋能
  构建并实现企业管理和监督管理的电子化和信息化,是企业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技术手段,也是全面快捷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长远要求。2019年,杭州市市场监管局运用物联网、云视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以食品追溯为核心功能、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为主系统模块,建成食品安全监管云平台,通过将监管端、企业端、公众端的三方数据进行关联,构建起上下呼应、左右联动、覆盖全市的严密“云监管”网络,实现了全链式食品安全数字化监管,创新了监管手段、提升了监管时效,也帮助食品生产企业提升了食品安全的自我管理能力。目前,该平台已涵盖全市1795家食品生产企业和218家小作坊。
  监管部门可以随时在线检查入网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相关生产经营信息。今年,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该局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充分发挥数字赋能作用,让数据多跑、让人员少跑,通过该平台开展了食品生产监督检查、线上培训咨询、企业质管员和检验员技能考核等工作。该局在线检查企业及小作坊2300家次,发现问题线索35条,监测到重大风险隐患2起,排查风险隐患24起,处置闭环率达100%。

□杭 文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