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布地方标准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
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佩戴口罩纳入标准
本报讯 (记者 李 翔)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建设,近日,北京市发布91项地方标准。其中,首次制定标准54项、修订标准37项,涉及农业、服务业、环保、卫生、公共安全、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
支撑减量发展。今年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市百项节水标准规范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0-2023年)》,计划到2023年底,形成覆盖全市生活服务业、工业、建筑业、农业等各领域和各用水环节的节水标准体系。此次发布节水标准20项,发布《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系列标准7项。
支撑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实施差别化交通需求管理等要求,发布了《公共建筑机动车停车配建指标》,聚焦出行车位,分区分类精细化提出公共建筑机动车停车配建指标。
促进京津冀生态安葬协同发展。发布《骨灰节地生态安葬规范》,这是殡葬领域首个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对骨灰节地生态安葬、安葬区生态建设等进行了规范,充分体现了节地、环保和安全要求,有利于倡导绿色、健康、文明祭扫方式。
支撑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修订发布《公共场所中文标识英文译写规范》系列标准,涉及文化旅游、商业金融、体育等领域。该系列标准规范了北京市公共场所中文标识英文翻译和书写的译写方法和要求。其中,体育部分提供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比赛场馆和比赛项目名称英文译法。
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布《美丽乡村绿化美化技术规程》,对村庄绿化美化设计、施工及养护技术要求等内容进行规范,突出村庄特色;发布《生猪养殖场生物安全规范》,对新改扩建的生猪养殖场做好生物安全体系建设、防控生猪主要疫病以及恢复和保障生猪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支撑食品安全管理和质量提升。发布《食品生产企业质量提升指南》,指导企业建立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发布《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规范》,明确从业人员需要佩戴口罩、进行手部清洗或消毒的情形,有利于为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加强餐饮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为消费者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