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源头管控 创新智慧监管
西宁加强监管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本报讯 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市场监管局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完善机制、强化监管、提升能力,坚决守住食品安全底线,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4月16日,西宁市市场监管局被国务院食安委表彰为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
该局加强食品安全源头管控,层层压实责任,健全完善追溯体系,确保“来源清、去向明、可追溯”。该局与山东、四川等产菜大省建立“基地+市场”的合作机制,推行“农超对接”“厂超挂钩”,引入“三品一标”企业24户、认证绿色食品122个、有机和地标产品20个;创建5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共86.6万亩,从源头保障蔬菜供应和质量,做到销售价格和农副产品质量可查可溯。
该局强化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企业自查制度,建立健全进货查验、索证索票、产品溯源、召回等制度,建立了以食用农产品质量合格和可追溯为重点的产地准出管理与市场准入管理衔接机制。同时落实行刑衔接机制,开展食品安全“昆仑”等专项整治,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
该局坚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突出监管实效的重要手段,切实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该局建成全市市场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完成与各县区数据对接、互联互通、视频传输、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网络订餐监管,建立了网络订餐监控大数据抓取分析系统,完善约谈、抽查、整治机制,与美团外卖、饿了么等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签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承诺书。
该局建成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在全市42家大中型超市、农贸市场建立农残快检室,实现检测数据即时网上直传,形成了以市级检验检测中心为基础,以县区初级检验室和快检车为支撑,以大中型超市、农贸市场、快检室为补充的三级检测网络。全市1000余家大中型餐饮单位、部分小餐桌和95%以上学校(托幼机构)实现非现场电子监管,实行一店(校园)一码,消费者只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掌握后厨管理情况,将“阳光厨房”真正晒在阳光下,接受社会监督。
□令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