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标准”为3874万件食品把关

——广州进口冷冻食品“每件必检”常态化防控工作纪实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1年05月13日 A5 版)

  进口冷冻食品如何做到“每件必检、件件消毒”,集中监管仓又是如何入库、检验与消毒的呢?4月28日上午,广东省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举办进口冷冻食品集中监管仓媒体开放日活动,广州市率先出台进口冷冻食品“每件必检”防控标准,率先形成集中监管仓“四位一体”防控体系,筑牢进口冷冻食品疫情防控防线。

“每件必检、件件消毒”成“广州标准”
  在广州市澳兴冷链供应有限公司,一排冷链运输车正在装卸货。据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应急处负责人介绍,集中监管仓作为进口冷冻食品进入广州市的第一道关口,只存储经预约进入的进口冷冻食品,未经预约的进口冷冻食品不得进入,并且对进口冷冻食品采取集中消毒、集中检测、集中监管模式。
  集中监管仓每天都是如何工作运营的呢?
  “进入监管仓的第一步,就要穿上防护服,戴好口罩、帽子、手套,哪一样都不能少。”澳兴公司副总经理仇志明介绍道。集中监管仓设置有“三区两通道”,即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和人员进出通道。
  “标配”的集中监管仓除了“三区两通道”,还要统一聘请第三方检测和消毒机构,统一使用进口集中监管仓管理平台,统一落实从业人员每周核酸检测和接种疫苗制度,统一接受驻场监管和视频监控在线监管。
  在监管仓内,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忙着装卸、采样,“三区”实行相对分区管理,并分别设置进口冷冻食品货物装卸、样品采样、作业消毒的独立操作空间,同时还设置了进口冷冻食品存放空间,出入库专门通道及上下独立电梯。
  “每件必检”和“件件消毒”是关键词。“每一件入库的冷链货物都要进行核酸检测,再经过消毒机10秒钟以上的喷雾式消毒。”在监管仓内的叉车现场,仇志明说,“冷冻食品进入集中监管仓后,按照‘预约入库、采样消毒、入库贮存、核酸检测、凭证出库’的规范流程,入仓前做到‘每件必检、件件消毒’,同时落实进口冷冻食品电子溯源信息录入。”
  广州市自2020年8月20日率先对进口冷冻食品实行“每件必检、件件消毒”,形成了进口冷冻食品疫情防控的“广州标准”。截至目前,广州共对3874万件进口冷冻食品开展“每件必检、件件消毒”。

集中监管仓有了“安全防控保险”
  今年1月27日,广州市全面启用28家进口冷冻食品集中监管仓,进一步强化进口冷冻食品监管。集中监管仓启用以来,已成功拦截6批、235.06吨核酸检测阳性产品,有效避免相关产品流向市场。
  建立进口冷冻食品集中监管仓,既落实了疫情防控各方主体责任,又守住了进口冷冻食品疫情防控防线。那么,广州市用什么举措保障设置集中监管仓的企业利益呢?
  就此,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应急处负责人介绍:“为有效降低集中监管仓因进口冷冻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造成的场所封闭、人员管控、无害化处置等经济损失,广州市推出进口冷链安全防控保险项目,采取企业自行购买、保费由市财政给予全额补贴的方式,在全省率先建立进口冷冻食品集中监管仓疫情防控风险转移和保障机制。”
  根据有关保险条款,广州市集中监管仓营业场所内冷冻食品(含包装)、环境检出新冠病毒阳性或工作人员被确诊患传染病或与患传染病者接触,导致营业场所封闭而遭受的经济损失,每天可获最高赔偿额度为5万元,每次事故最高可赔偿7天,每年最高可提供100万元保障。截至目前,全市集中监管仓均已购买“冷链安全防控保险”,有效期一年,政府补贴资金也已全部发放到位。

“人物同防”,“五证齐全”才能流入市场
  今年3月底,广州又率先推出进口冷冻食品集中监管仓团体标准,把“每件必检、件件消毒”作为进口冷冻食品疫情防控的标准纳入集中监管仓的重要指标进行规范要求。有了团体标准,集中监管仓落实“人物同防”的情况又如何呢?
  AI人脸识别、视频监控……在澳兴公司另外一栋办公楼,通过监管仓管理后台监控,监管仓内的工作运行情况一览无余。
  “一旦发现违规行为,立即通报集中监管仓驻场团队和企业,实时督促企业进行整改。”黄埔区市场监管局驻场执法人员丁成国说。他介绍,集中监管仓内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对集中监管仓的重点操作区域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实现动态抓拍分析预警。
  丁成国介绍,所有进口冷冻食品经核酸检测阴性和外包装消毒合格,凭海关进口货物报关单、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消毒凭证、集中监管仓出库证明(简称“五证”)才能出库流入市场。全市食品生产加工、销售、餐饮服务单位生产经营进口冷冻食品的,须严格查验、留存“五证”;集中监管仓以外的冷库在收储进口冷冻食品时,亦应严格查验、留存“五证”;进口冷冻食品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所对应批次的进口冷冻食品按规定进行分类处置。

□朱少勇 张尚平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