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编码创新应用夯实数字经济基石
物品编码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贯穿国民消费习惯升级、企业数字化管理与采购、智慧物流等数字化全过程,其创新应用及发展正不断夯实数字经济的底层基石。
“当前,物品编码创新应用正不断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统一的物品编码应用可贯通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管理效率。”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唐集团目前正在推动以电力企业物资编码为主体的数据资源标准体系建设,在办公用品、标准工业品、快消品、工业设备等生产资料的采购管理中逐步推进应用统一的GS1编码。据了解,我国基于全球统一的GS1编码而建立的商品数据库已有超过2亿条商品信息,与全球30多个数据库互联互通,可实现“源头赋码、全程使用”,促进商贸高效流通,畅通数字经济“动脉”。
二维码作为一维条码的延伸与拓展,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数字识别技术,对提高供应链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汉信码》是由中国提出并主导制定的第一个二维码码制国际标准,在我国零售、医疗健康、食品追溯等行业领域不断创新应用,促进了各行业在数字经济新时代的转型发展。
2020年底,国际物品编码组织发起了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引领全球各行业领域由一维条码向二维码过渡,到2027年零售行业POS端率先实现扫描、解析和存储符合GS1标准体系的二维码,消费者通过扫描商品上的二维码能够快速、准确、全面地了解商品信息。我国浙江省一马当先,推进“浙食链”成为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首个应用推广项目,成为食品追溯领域数字化改革重大标志性成果。
GS1编码除了在商品零售、物流、电商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外,目前在政府采购、企业生活资料和工业设备采购管理、工业化建造等领域应用也逐步完善。尤其是在工业化建造领域,我国正推动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填补了在该领域应用的空白。
2021年,由我国提出的《工业化建造AIDC技术应用标准》国际标准提案在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技术委员会正式获批立项。该标准是全球在工业化建造与自动识别技术应用结合设立的首个国际标准,能够有效推动建筑行业数字化和供应链协同进程,减少建造全过程物资和工时损耗,促进建筑行业绿色低碳环保和转型升级,推动全球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中国建造”国际竞争力。
尽管物品编码应用正被广泛使用,但国内某些领域并未形成统一的应用体系,生产、流通环节不同标准的条码应用正在制约着行业的发展。
“GS1编码的最大优势就是统一,即国内国外市场商品描述统一、供应链各环节标识统一,这一特点带来的是采购成本指数级下降,这就是为什么GS1编码方案是采购商品数字化最优解的根本原因。”中关村电子信息产品指数运营中心副总经理闫晋文说。
□边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