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修炼”记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4年01月12日 A4 版)

  不知不觉中,我从事登记注册工作已经20多年了。从用不太确定的语气接待申请人,生怕说漏说错,到可以笑对申请人,给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在窗口这个岗位,我已经“修炼”了很久。

在委屈中成长
  记得有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心情很好的我在窗口有条不紊地接待一个又一个申请人。突然,一名中年男子冲到我面前,大声说:“把我的副本封皮还给我!”我一愣,想起这是前两天到窗口申请变更登记的申请人。于是,我很快回答:“我们收取材料时,不会收取副本封皮的,封皮应该在您手里。”就这样,我们吵了起来,他觉得我贪污了他的副本封皮,我觉得他无理取闹,最后我被他气得哭了起来。好在同事及时解围,让我去办公室休息,由她来解决问题。过了两天,我的心情完全平复后,才想起去问同事当时怎么解决问题的。原来,同事只是去仓库找了一个封皮给他。
  事后,我把当天的场景在脑海中反复回忆,终于悟到一个道理:坐在窗口,要受得起委屈,更要学会如何快速解决问题,有些事情没必要争一时对错。

服务的温度
  随着“互联网+政务”不断推进,企业登记注册迎来了网上申报、网上核准的时代。大力推进全程电子化办理企业登记,更是营商环境测评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推进过程中,我明显感觉通过12345、12315来咨询、投诉的电话增多了——
  “系统要求实名验证,我该怎么操作?”“为什么我的材料退了几次还不行?”“我不会操作电脑,可以到窗口提交吗?”“为什么我全部填好了却提交不了?”面对一个个问题,我和同事不仅要耐心解答问题、安抚申请人,还要快速适应网上审批带来的变化。面对巨大的考验,怎么办?我把科室的网上审批人员聚在一起。
  “我们能不能把网上审批和电话提醒结合起来?第一次退回后,第二次提交仍未能按要求修改的,我们就电话联系企业,告知如何修改,帮助企业完成申报。”
  “我们能不能在大厅里放置几台电脑,在企业填报时做好事前辅导?”
  “我们能不能把常见问题整理好,电话咨询时保持口径统一?”
  “窗口接待必须保留,我们可以引导申请人去网上申报,但只要申请人有需要,就要做好窗口服务工作,不能‘一刀切’。”
  随着讨论不断深入,新形势下审批工作的思路逐渐清晰。慢慢地,来咨询、投诉的电话变少了,越来越多的申请人选择足不出户办理登记。
  我们常说,服务要更有温度。温度体现在哪里?我想,温度就在工作的小细节里,在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需求出发的理念里。

痛并快乐着
  2022年3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若干规定》正式实施,经营主体反响良好。回想起来,在制定这部法规的过程中,我可以说是“备受煎熬”。
  这部法规的一大亮点在于充分尊重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规定“除登记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外,登记机关不再收取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任免职文件等材料”。在这部法规出台过程中,我有时觉得这是正确的,这些文件都是企业内部自治性文件,确实应当由企业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自行把握程序与内容的合法性;有时又觉得,如果企业未依法依规形成股东会决议就办理名称、经营范围等事项变更,会造成登记机关对外公示的登记信息不确定。在这部法规制定过程中,两种观点不断拉锯。在讨论时,大家更是争得面红耳赤。最终大家达成共识——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督促企业依法经营。于是法规中明确规定,按照分级分类监管原则,结合经营主体信用和风险状况,开展针对经营主体自主公示事项和留存文件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并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
  作为浦东新区的一名公务员,改革创新是深入骨髓的基因。但是,创新也是艰难的。每一次制度创新,我都要经历肯定、否定、肯定的不断纠结,但回头来看,正是有这样的过程,有各位领导、同事、专家在一起头脑风暴,才确保了各项改革措施顺利实施。

□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 施文英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