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互联网思维 用好大数据优势

——辽宁省大连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蔡有彬访谈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6年07月28日 A5 版)

  今年以来,辽宁省大连市工商局积极应对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和管理体制调整带来的新情况、新变化,采取有力措施,着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该局消费维权工作紧紧围绕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加强基础建设,创新监管方式,积极探索和促进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由被动监管向主动监管、由传统监管模式向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现代化监管模式转变,有效推动了监管与维权力度的提升。
  记者: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大连市工商局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开发并正式运行了流通领域商品抽检信息库,这更加方便了消费者,又赋予了传统消费维权工作新的内涵。大连市工商局是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优势推动消费维权工作的智能化、透明化、法治化的?
  蔡有彬:创新监管模式是有效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关键。大连市工商局以近年来商品质量抽检数据为基础,以互联网为载体,开发了集商品质量监管、商品质量信息公示、商品质量安全预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信息综合平台。2015年10月,大连市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信息库已向社会公众开放。只要通过大连市工商局的门户网站,点击进入“政务公开”版块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信息”,便可直接查询。
  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信息库汇集了近3年来全市流通领域商品抽检的21个大类、46个品种、2.3万条商品质量信息,包括商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品牌、规格、型号、质量状况、检测项目、不合格项及消费提示等数据和内容。
  为方便社会公众查询,该信息库提供了4种查询方法:按行业查询、按商品类别查询、按商标查询、按生产单位查询。消费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查询某品牌或某厂家产品的质量状况,为自己的消费行为提供参考。为了更好地发挥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作用,该信息库整理、编辑了若干商品质量和维权方面的知识,并按照商品种类对每个具体商品品种作了消费提示,提示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出选购商品的建议,二是对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事项作重点提示,三是向消费者宣传维权常识。
  信息库上线运行后,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好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据许多消费者反映,购物前通过信息库查询一下相关商品质量信息和消费维权知识、企业信用状况,已经成为自己的一种消费习惯,既实用,又便捷,保证了自己明明白白消费。
  信息库的创建顺应了大数据管理模式和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契合了守信激励、失信约束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要求,打造出“企业自律、群众参与、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市场监管体系。
  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信息库的建立,实现了“互联网+消费维权”新模式,让一段时间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抽检结果一目了然。“互联网+消费维权”是信息库最突出的特点,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二者的紧密融合既方便了消费者,又赋予传统消费维权工作新的内涵。
  记者:大连市工商局如何解决社会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消费维权工作?
  蔡有彬:今年,大连市工商局从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工作入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开展移动通信服务行业消费者评议活动。我们联合大连市消协组织在全市范围开展移动通信服务行业消费者评议活动。该项活动通过媒体、网络及各区市县消协组织等各种渠道,面向社会、面向消费者发放了两万余份调查问卷;通过电话回访、明察暗访、消费者座谈会等形式对移动通信服务行业展开评议,对行业内存在的诸多问题公开点评;组织移动通信服务行业消费维权约谈20余次,督促各电信企业自查自纠,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我们继续巩固和深化放心消费示范店创建工作成果,今年对目前已有的114家“放心消费示范店”集中复检复核,对管理制度不落实、违背服务承诺等不再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予以摘牌,并向社会公告。在此基础上,我们以建立和完善消费维权联动机制、经营者自律机制、消费维权社会监督机制为目标,努力扩大消费维权网络覆盖面,创建一批新的“放心消费”单位、街区和行业。
  全面推进“大维权”工作机制。全市各区市县工商、市场监管部门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制定各自相关的联动协调机制,按照权责统一、目标一致、分工协作的工作思路,积极建立和落实“大维权”运行机制。我们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沟通配合,定期召集会议,通报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把握消费维权工作动态及发展趋势。对一定时期的消费维权工作热点、难点问题,我们打破部门分割,集思广益,及时分析对策,研究解决方案,努力在全市范围形成覆盖城乡、上下联动、横向联动、反应迅速、工作规范、高效便民的消费维权网络体系,畅通维权渠道、延伸维权触角,有力地提升维权效能。
  记者:在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倡导消费维权新理念上,大连市工商局是怎样做的?
  蔡有彬:行政约谈在促进企业诚信、守法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今年我局针对汽车消费投诉情况,开展了汽车行业消费维权约谈工作,引导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上半年,大连市消协与甘井子区消协联合召开 2015年度甘井子区汽车消费投诉情况通报会暨大连市消协消费维权约谈经营者工作现场会,全市近60%的汽车经销企业代表、各区市县消协组织负责人及媒体代表百余人参会;市局消保分局、市消协联合集中约谈大连市近百户主要商业企业,通报抽检情况,点评侵权实例,敦促企业自律。
  消费教育与消费引导工作持续深化。大连市工商局与市消协分别在二手车交易市场、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安利大连分公司等启动共建消费教育体验基地试点工作。我们组织市内主要媒体及维权志愿者代表,实地考察了安利共建基地的软硬件配备和预设体验项目,推行“品质消费,体验先行”的体验消费新理念。
  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我们在多个中小学建立消费教育基地,积极保护青少年消费群体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实践效果也很好。

□本报记者 刘 莹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