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市场监管的使命与担当

——基层市场监管干部谈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5年03月14日 A4 版)

  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了。在今年的两会上,市场监管工作引起广泛关注,《政府工作报告》直接涉及市场监管的内容达2000多字,代表委员有关市场监管内容的建议、议案、提案更多,涵盖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严格食品药品监管、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等十余项重点任务。
  基层市场监管干部表示,全国两会聚焦市场监管工作,彰显了市场监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期,市场监管部门既要守牢安全底线,又要激发市场活力,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勇于担当,把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完成好。

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市场监管的核心使命,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正是破除地方保护、消除市场分割、畅通经济循环的关键举措。《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经营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经营主体活力代表着经济发展活力。”河北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段晓军说。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修订、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旨在打破‘内卷式’竞争,推动要素自由流动。而优化营商环境则通过数字政府建设、‘高效办成一件事’等机制创新,为企业减负增效。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市场生态,成为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天津市津南区市场监管局局长于俊东表示。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等工作,直接关乎民生福祉与社会稳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严格食品药品监管’‘抓好校园学生餐、平台外卖安全监管’,并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这些既是市场监管的核心任务,也是构建人民满意社会的必然要求。”北京市房山区市场监管局干部黄华说。
  目前仍存在若干影响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的堵点,比如市场基础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规则有待进一步健全,新业态新模式的监管规则未能及时更新等。“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对平台经济等新业态的监管方式研究和实践探索;全面推进数字化监管改革,推进跨领域跨部门监管机制衔接和执法合作。”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干部吴春燕说。

直面挑战:破解执行难题需久久为功
  尽管顶层设计日益完善,但市场监管的落地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地方保护主义与市场分割的痼疾尚未根除,部分区域仍存在“隐性壁垒”;涉企执法中“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时有发生,损害企业信心;新业态、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监管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工作报告》给出明确路径:一方面通过规范涉企行政检查、集中整治‘四乱’等专项行动,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另一方面加快数字化转型,利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升监管效能。政策从纸面到实践,需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利益藩篱,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制度落实。”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管科科长林晓华说。
  “在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中,我们要按照罗文局长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提出的要求,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整治涉企乱收费问题,通过落实过罚相当原则纠治涉企乱罚款问题,通过推广非现场监管方式纠治涉企乱检查问题,通过严格规范执法行为纠治涉企乱查封问题。”云南省腾冲市市场监管局干部杜红飞表示。
  今年以来,很多地方对为何没有产生“杭州六小龙”这样的企业展开讨论。培育“杭州六小龙”这样的企业,最需要的就是好的营商环境。“在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提振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信心方面,要在扎扎实实落实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基础上,突出抓环境、减负担、优服务。抓环境,就是持续下大力气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持稳定连续的政策环境。减负担,就是让企业轻装上阵,重点是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优服务,就是以政府的优质服务支持企业更好发展,用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的信心。”辽宁省鞍山市市场监管局干部李宾表示。

勇于担当:以行动诠释使命
  “《政府工作报告》中,‘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等表述,直指当前经营主体的痛点,监管部门要做好‘裁判员’,更要当好‘服务员’。”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市场监管局干部沈丹说。
  “在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需精准施策,避免‘一刀切’;在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时,需打破隐性歧视,增强‘投资中国’吸引力。”河南省周口市市场监管局干部崔健说。
  “责任更体现在风险防控上。报告提出‘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求强化安全生产、防范系统性风险。从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到电动自行车风险化解,每一项任务都需监管部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织密安全网。尤其作为市场监管硬核领域的‘三品一特’(食品、药品、重点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监管,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与生产安全。”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市场监管局干部陈彬彬说。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严格食品药品监管’‘抓好校园学生餐、平台外卖安全监管’,并部署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排查整治,正是要求市场监管部门以‘零容忍’态度守牢安全底线。”重庆市铜梁区市场监管局干部杨云说。

未来展望:创新驱动下的监管升级
  “面向未来,市场监管需以创新思维应对变局。《政府工作报告》中‘数字政府建设’‘标准提升引领行动’等部署,为监管现代化指明方向。例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实现精准监管,可破解传统手段滞后性;推动绿色低碳标准与国际接轨,能助力中国产业抢占全球价值链高端。”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干部尚欣亮说。
  “法治化与国际化是必由之路。民营经济促进法加快立法进程、外资企业权益保障措施的细化,均体现了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的思路。而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则要求市场监管既要立足国情,又要放眼全球。”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干部尹剑说。
  市场监管,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是社会治理的“安全阀”,更是政府公信力的“试金石”。《政府工作报告》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密集部署,既是对过往成绩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动员令。面对“责任重大、责无旁贷”的时代命题,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优的作风,将政策蓝图转化为生动实践,护航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

□本报记者 王国明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