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一业一查”厚植发展沃土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发展的沃土,是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作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将监管方式改革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全省率先推行“一业一查”跨部门综合监管模式,有效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连续三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
集成监管体系
白银区依托甘肃省“互联网+监管”系统,组织各行业牵头部门系统梳理723项监管事项,其中68.44%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范畴。通过整合部门职责,优化形成单部门监管事项689项,推动监管模式从“事项管理”向“行业治理”转变。创新编制涵盖83个行业领域的“一业一查”综合监管清单,构建“一单一场景”监管体系,通过“秩序监管、风险管控、信用管理”三维联动,实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综合会诊、精准施策”的行业综合治理。
健全制度规范
白银区系统编制《经营主体合规经营指南》等“三指南一规程”,梳理形成299个合规事项和576个高频风险点。创新实施“事前告知、事中指导、事后评级”信用监管流程,建立“一业一册”告知、“一业一单”检查、“一业一评”风险分类管理制度。将综合监管延伸至乡镇街道,从业务流程、系统运行、建库规则等10个维度规范执法行为,明确效能评估、尽职免责、失职追责等制度规范。
减少监管频次
针对企业反映的检查频次过高问题,白银区严格管控涉企检查行为,除涉案涉诉等特殊情形外,全面杜绝线下单部门随意检查。2024年大幅精简监管计划,单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压减36项,跨部门综合监管计划取消29项。通过统筹监管资源,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有效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提升监管效能
白银区自2023年开展“一业一查”试点以来,“一业一查”模式已覆盖74个行业领域,参与部门32个,入企检查频次降低70%。2024年监管范围扩展至83个行业,参与部门增至42个,检查频次再降50%。按照规划,2025年涉企检查频次将再压减30%以上,实现职能部门全覆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事项覆盖率达80%,综合监管任务占比超60%,以监管转型持续释放市场活力。
创新监管方式
2025年白银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推行“扫码入企”智慧监管,制定《涉企无感监管办法》,建立“计划会签、任务派遣、结果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对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将967项涉企合规清单嵌入监管系统,实现精准监管与服务指导有机结合。同步推进远程监管、协同监管等新型监管方式,确保“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实践启示
白银区“一业一查”监管模式实现了从分散监管向系统治理、从粗放检查向精准服务、从多头执法向综合施策的深刻转变。通过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和技术赋能,不仅将企业受检频次降低50%至70%,还推动监管效能提升30%以上,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白银经验”。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市场监管局局长 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