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槌敲响那一刻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5年03月14日 A4 版)

  2021年6月4日清晨,郑州的天空笼罩着一层薄雾,空气带着潮湿的凉意。法庭的走廊上,人们脚步匆匆,偶尔传来低沉的交谈声。原告席上的高先生攥紧手中的文件,指节发白,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仿佛咽下千言万语。当法官敲响法槌的那一刻,他终于站起身,声音沙哑却坚定:“我申请撤诉。”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湖面,法庭内短暂的寂静后,泛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高先生的眉头渐渐舒展,眼中的疲惫被一丝释然取代。
  而被告席上的我——这起案件的被告代理人,默默合上案卷,掌心渗出细汗。这场因冒名登记引发的行政诉讼,尘埃落定。
  时间倒退回几个月前的一个晚上,高先生蜷缩在沙发里刷手机,突然一条推送信息映入眼帘——“河南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高某”。他点开详情页,呼吸逐渐急促。“这不可能……”他喃喃自语,“有人用我的名字……注册了一家公司。”愤怒的他打开电脑,将公司登记的记录截图保存下来。
  庭审那日,高先生站在原告席上,举起一沓证据,声音近乎嘶吼:“你们是怎么审核的?我的身份证被用来注册公司,我居然一无所知!”
  法官的目光转向被告席。我深吸一口气,起身解释:“登记注册机关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对电子签名和实名验证进行形式审查。系统显示流程合规,我们无法识别冒用行为。”话音未落,高先生一拳砸在桌上:“合规?那我的清白谁来管?”
  他的愤怒中夹杂着无助。我想起自己初入行时的誓言——“为民解忧”,于是放缓语气询问:“高先生,请您回忆一下,是否泄露过身份信息?比如验证码……”
  他愣住了,记忆如倒带的胶片:去年委托中介办理分公司时,对方索要过短信验证码。“我以为只是流程需要……”他颓然坐下,手指深深插入发间。
  “我们会协助您取证。”我将材料递给高先生,语气诚恳。第二天,他联系了中介,真相浮出水面——对方擅自保留了他的身份信息并冒名登记。我详细地告诉他,怎样通过法院或公安机关解决问题。临走时,他握住我的手:“谢谢你们没把我当麻烦。”
  法律是冰冷的条文,但执行它的人可以保有温度。心中装着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与认可。

□河南省郑州市市场监管局 霍清华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