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特殊的“道歉信”
“姑娘,刚才我态度不好,请别介意。我对您的服务我特别满意!”2022年6月22日,我在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行政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窗口工作时,收到了一封特殊的“道歉信”。时隔两年,仍觉暖意在心间流淌。
“小孙,快来!”同事的求助声穿透嘈杂的办事大厅。金先生攥着材料站在受理窗口前,额头沁出汗珠:“我就想办个棚房租赁的执照,怎么这么费劲?”
翻看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手册,我的手指微微发颤。随着经营主体登记制度改革,经营范围必须采用规范表述,“棚房租赁”确实不在名录之中。我指着“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的条目解释:“这个大类完全涵盖您的业务……”
“不行!”金先生拍打着台面,“不写具体,客户怎么知道我的业务?”身后的催促声、此起彼伏的叫号声、响个不停的电话铃声,像无形的浪潮拍打,消耗着每个人的耐心。
深吸口气,我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手册推到他面前:“金先生,咱们分头行动。您再看看分类,我去请示领导。”转身时瞥见他掏出老花镜,指尖在密密麻麻的条目间游走。
工作群里瞬间跳出十几条建议,15分钟后,我带着微湿的登记表回到窗口:“咱们改办‘棚房租赁服务部’,既合规又直观,您看行吗?”“行!”金先生的眉头终于舒展。
快到中午下班时,营业执照办好了。本以为故事就此落幕,却见金先生去而复返,将折成方块的便签轻轻放在我面前。展开的便签上,遒劲字迹力透纸背——那是一位创业者最诚挚的表达。
八载窗口春秋,经手执照逾万。见过春风化雨的理解,也遇过拍案而起的误解。这张泛黄的便签始终躺在办公桌玻璃板下,提醒我:把群众放在心间就能打开心结,用心服务就能架起信任的桥梁。
□浙江省诸暨市市场监管局 孙穆垚